研究所兩年可以在伙食團學習,後學想除了感謝天恩師得德、老前人、前人大德,及各位講師及前賢的成全外,應該感謝實驗室指導老師,因為老板人非常的好,非常的自由,從來不會管學生在實驗室的時間,只要把自己份內的研究工作做好,定期跟老闆MEETING討論,老板在研究上也不會給壓力,而是希望自己能真的學到研究方法,把東西弄清楚,對自己以後才有幫助,研究上遇到問題老板還會幫忙想辦法解決。因此讓後學有時間跟心力去伙食團,能在伙食團學習。
        來清大唸研究所接觸清交伙食團,後學覺得清交伙食團的風格跟以前大學高師大伙食團的風格差異頗大,後學覺得較大的不同點是高師大伙食團走溫馨風格,清交伙食團偏向運動風,從碩ㄧ進來就看智仁學長、彥勳學長、明聰學長、益祥學長等前賢們去花東腳踏車行、太魯閣跑馬拉松慢跑,智仁學長、彥勳學長迷上騎腳踏車,騎到寶二水庫、北埔、南寮,甚至在當兵前還環島,雖然學長去當兵了,騎腳踏車的壯舉卻傳承的很好,建碩和跟後學同屆的宏儒也常騎腳踏車到處玩,並邀學弟一起去,並舉辦了很多打球的活動及青椒運動會和學弟互動,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可以和學弟更熟悉並有機會成全。但其實兩個伙食團還是有共通處啦!就是大家都很會講冷笑話,還有都是很好學道、修道的好環境。
        回想碩ㄧ那ㄧ年,後學擔任活動組組長,在碩二這一年擔任道務組組長,如果想要知道心得可去查閱幹部感言,後學覺得在清交伙食團有很多學習的機會,而且覺得自由發揮度很大,在參與及規劃活動中,與許多前賢的互動也讓後學看到許多美麗新世界,也讓後學視野也更大,道場的定義擴大了,並不只是在有形的道場學修道,在平常生活中也要用心反省,並學習讓心量更大,學習放下。與各位前賢建立的道情也讓後學覺得很感動,看到許多前賢的優點可以學習,像細心、幽默、貼心、毅力、和對修道下的工夫,也修辦點滴中和各位前賢一起分享喜怒哀樂,一起學習成長,或許過程未必都是快樂的,但走過後卻是滿滿的收穫。
        學生時代的總是充滿活力和對夢想的堅持和熱忱,並能結交志同道合的同修,互相提攜成長,回想起來都是最美好的回憶,要揮別學生生涯著實有點感傷,畢業後就要去工作了,新的環境又是另一個學習的開始,也沒有機會常常見到大家,或許只有團慶或壇慶才能見到了,很感謝各位前賢陪伴後學一起走過研究所的時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g00705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