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和貝禎、怡均本來有邀約立庭一起在風三用餐,
不過風三可能有活動吧?!
所以,我們臨時改到成功湖邊的石桌那裡跟學妹一起享用午餐。
應該是緣分吧?!我們遇到不少立庭朋友,
還有一個是她的直屬學姊,
後來她過來跟我們一起聊、一起享用午餐,
那位學姊她的名字叫葉姿伶,家鄉在雲林,
去年是清大外文畢業,今年剛考上交大外文所,
目前在清夜的某家補習班工作。
我們跟她聊了不少,發現她對道學也了解不少,
也討論算蠻深入的.
還記得...
剛開始因為跟立庭聊,
她很喜歡動物,像馬,家裡也有養狗
我們就從狗開始聊起
貝禎也分享家裡養狗的經驗
後學有提到一本"小狗拉瓦"的書蠻好看的,簡介裡面的內容
後來那位學姊也一起加入聊天
後來我們聊到經典的部份,中西文化的差異
中國文化提倡孝道,西方文化重視個人主義
她說以前就很喜歡讀老子的道德經
覺得道德經裡面的道理能在為人處世,治國等方面很受用
我們聽到都覺得很厲害,心裡os真汗顏
我們也邀請她去讀經班,可惜她晚上要上班
她也對佛家經典和儒家經典很所涉略
也很認同經典的道理是互通的
她又聊到在接觸西方文化後讀中國文化思想,
會去思考為什麼
為什麼人生死輪迴的運行法則是這樣?
是由誰定出來的?
人生的意義是如何呢?
真是的像基督教說的是"愛"嗎?
不能是別的意義或沒有意義?
她又問了一些問題,不過我們回答的似乎沒達到她想要的點..
後學大概就自己所了解的整理一下,
她相信有靈魂的存在,因為她家鄉那個環境,使她相信,
有接觸過後天鑾堂和一些通靈人事
她提到,心經中有一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她覺得不太能理解這句話。
也用這句話問到空和有是如何?
後學是跟她分享掌生拳滅,拳生掌滅,那是一種現象的轉換
可是本質是不變的,都是手
也提到我們的肉體.
雖然現在是有,看的見
可是過世的祖先雖然肉體沒有了
但還是存在,只是看不到了,到另一個世界
我們人生也是慢慢走向死亡
身體只是暫時的,像過世台語是過身
死後會看生前的作為,可能繼續輪迴
藜樺學姐跟她分享後,她又更進一步問:"為什麼會有'存在'?"
她一在強調,她想了解的不是"如何"而是"為何"
至於解釋'為何',後學是有用白話引用"皇母訓子十誡"的內容
人本來都是在天上,因地球生成
所以讓我們來人間治理
可是久了之後,就受到物慾等的染著
在死後沒有辦法放下
所以就在六道理輪迴,沒有辦法回去天上
不知道她是否了解後學的意思
但她提到,為什麼所謂的另一個世界會存在呢?
為什麼我們要遵循這世界的法則才能回到那個世界呢?
為什麼這些是存在的?
超越'有'和'無',什麼是'無'? 超越有和無也算是一類吧?!
後學解釋要如何超越應該是要很清楚本質是什麼
知道狀態是會有空和有的轉換
而能不執著是空或有,能過的很自在
也請各位前賢歡迎一起討論,
我們也有邀這位學姊-葉姿伶,來伙食團一起討論和用餐,
不過由於工作關係,週一到週五他六點半就要上班了,
也有跟她提到5/17我們會去十八尖山走走,也歡迎她一起來走走。
她也表示會再考慮,不排斥。
至於..原本的重點-立庭學妹,
這一部份,她覺得聽不太懂、對她太深,
所以她偶爾聽一下、偶爾離開一下..
她偶而跑去湖邊照相,照松鼠
聊到快兩點,後學要去上書報討論
所以就先離開了
後學也不知道這樣回答,哪裡需要修正
再請各位前賢多補充分享
謝謝各位前賢
- Apr 26 Sat 2008 11:39
與立庭&她學姐的緣分午餐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